浙江遴选培育卓越工程师:支持申请揭榜挂帅 探索纳入地方高层次人才目录 为充分发挥卓越工程师在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日前,省经信厅、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人力社保厅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 “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7月19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义强:建议加强农林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 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林业科技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义强认为,加强农林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意义重大。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卓越工程师不可或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集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特别需要构建起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关键路径,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注入人才动能,提供人才支撑,发挥人才红利。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加快推进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培养改革富路 “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一支卓越的工程师队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升级的必然要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加大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壮大卓越工程人才队伍。作为新工科建设的发起者,天津大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一语道破目前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工程人才与工学人才趋同化培养现象仍然存在,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依然突出,对标卓越的能力素养要求尚有不小距离。”
打造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高地 当前,大国博弈的主战场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突破“卡脖子”技术,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是把强国建设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共建,把企业车间开进校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工程本硕博产教融合培养改革的关键。
广州:加快建设卓跃工程师队伍 近日,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市委书记郭永航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对近一年调研和实践提出的建议进行再修改。他认为,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关键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必须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
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军:统筹全市资源,高位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对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广东应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军介绍了东莞在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