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可持续发展——二〇二三年世界工程教育大会观察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本科教育方面,共设有265种工科专业,占本科专业种数的33.5%;研究生教育方面,共有工学门类博士学位授权点1896个,占博士学位授权点总数的40.2%;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4562个,占硕士学位授权点总数的31.6%。职业教育方面,共有6625所职业学校开设制造类专业,占全部职业学校的72.6%。
探索国际工程教育的“中国方案”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时代答卷。围绕新工科建设,记者日前与金东寒展开了对话。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范式改革为牵引,着力推动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 浙江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勇立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潮头。随着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实行,学校首批试点并构建完善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体系,在高水平科学研究实践中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在产业实践中培养专业型研究生,实现了从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德国工程教育加速升级:从传统手工业走向工业4.0 在全球范围内,以数字革命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已进入从积累到爆发的次级阶段。技术迭代对工程技术人才在规模与质量上的要求急遽提升,国际工程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卓越工程师培养有实招、见真章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名单,14所高校入选。自2022年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以来,各个高校直面当前工程教育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模式。
每年培养培训8万人左右!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加快推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在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大数据、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领域的新职业,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这一项目将探索建立数字技术工程师认证制度,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
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该如何培养—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现状调查 由于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工程教育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布局和未来需求导向、从服务满足产业发展转向服务满足与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并重,已经成为各类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共识。
智能制造时代,怎么培养未来工程师 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给高校工程实践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工科教育想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窠臼,还存在若干问题。面对工科人才培养困局,高校管理者和教师也在不断寻求解题思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密集挂牌:多所名校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据清华新闻网5月5日消息,4月27日上午,清华大学举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该学院的成立旨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的能力,具有工程伦理素养、广阔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工程人才。